2007年12月26日 星期三

魏徵

魏徵(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少時孤貧落拓,出家為道士。隋末參加過瓦崗起義軍,後降唐。太宗即位,魏徵擔任諫議大夫,前後陳諫二百餘事。貞觀三年,任秘書監,參與朝政,校訂秘府圖籍,後一度任待中,封鄭國公。

##CONTINUE##魏徵從政期間,曾提出「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多次勸太宗以隋亡為鑑,認為君好比舟,民好比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必須「安居思危,戒奢以儉」,「任賢受諫」,「薄賦斂,輕租稅」,「無為有理」。其言論見於《貞觀政要》。魏徵的著作有《隋書》序論與《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主編有《群書治要》。

魏徵生於北周,長於隋朝。父親魏長賢曾做過縣令,魏徵在幼年和少年的成長時期,家道已衰落。祖輩們沒有為魏徵留下家財和高位,卻留下為數不少的古今圖書典籍。公元611年,讀了20多年書的魏徵,出家當了道士,從此離開了內黃縣的家鄉,開始了他艱難的政治生涯。這一年,他31歲,而立之年的他,胸懷濟世之才,對自己和世道都充滿了嚮往。而隋朝從這一年開始,由盛轉衰,由治變亂。

飽讀詩書、滿腹經綸的魏徵在隋末唐初之交的10年,度過了他抑鬱苦悶的政治生涯的早期。他參加瓦崗起義軍,顯露了初出茅廬的鋒芒。義軍失敗後,他被竇建德俘獲,留在了軍中。

唐太宗即位不久,魏徵終於在四面的夾擊中艱難地挺過來了,在貞觀政權中站穩了腳跟。他的很多觀念、設想一經唐太宗採納後,就產生了明顯的效力。有了這樣一個展示才華,實現抱負的環境,這時的魏徵就像一塊越琢越亮的寶石,在廟堂上綻放著炫目的光彩。

同時,作為一個諍臣,魏徵總是將國家和社稷的安危放在第一位,而置自己個人的前途而不顧。在他政治生涯的輝煌時期,他以忠貞和無畏為世人畫下了一幅尖銳激烈的逆鱗廷爭的歷史畫卷。

一次,有人傳言魏徵偏袒自己的親戚,太宗就派御史溫彥博去調查,結果證明傳言不實。溫彥博卻奏報:「魏徵身為朝臣,應該檢點自己的言行舉止,雖然在情理上他並沒有徇私,但他不避嫌疑而招來非議,應該受責備。」

太宗覺得溫彥博說得有理,就命他去責備魏徵,讓他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沒想到過了幾天,魏徵入朝奏道:「臣聽說,君臣和諧默契,二者道義上如同一個整體,哪有棄公道於不顧,只追求個人的行為影響?如果君臣上下都這樣行事,那麼國家的興亡就不可預知了。」太宗聽了,有些吃驚,立刻勸慰道:「我已經悔悟了。」沒想到魏徵再次叩拜:「希望陛下讓臣做良臣,不要讓臣做忠臣。」簡簡單單的一名話語,卻擲地有聲,在殿堂上如一聲驚雷,久久迴響。這是一顆正直光明的心靈發出的宣言,這宣言讓太宗動容,這宣言也讓千百年後的世人對這位忠諫之臣充滿了敬仰。就這樣,深受觸動的太宗,誠懇地接受了魏徵的意見,並賜給他五百匹絹。

這件事,從常人的眼光看,被誤會而招致謗議,而皇帝只是派人去責備他要注意影響,行為要謹慎,這對於臣子來說,本來應該很感恩皇帝的寬容了,要是其他人或許早就叩拜謝恩了,但魏微卻因此指責太宗不能君臣一體,惟臣公道。由此可見魏徵的不同尋常。

在屢次的朝廷直諫中,魏徵留下了很多振聾發聵(ㄎㄨㄟˋ)而又深富哲理的話。
唐太宗曾問魏徵:「什麼是明君?什麼是暗君?」
魏徵說:「兼聽則明,偏信則暗。過去的堯、舜時代,之所以達到大同社會,其做法之一就是開四方之門,以等待天下來訪的賢俊。而秦二世偏信趙高、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則使國家大亂而亡。」
唐太宗拿起筆,沉吟片刻,工工整整地寫下魏徵的「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八個字,端詳良久,深有所悟地感嘆道:「說得好啊。」
又一次,唐太宗對侍臣們說:「我讀過隋煬帝的文章,文采好,知識也淵博。看得出他也認為堯、舜是好君主,桀、紂是壞君主。可他做起事情來怎麼就跟他的觀點完全相反呢?」
魏徵毫不猶豫地回答:「君王再聰明偉大,也還是應該謙虛地接受別人的幫助和批評,只有這樣,智慧的人才願為他出謀劃策,勇敢的人才願為他獻身出力。隋煬帝自恃才華過人,驕傲自大,瞧不起別人,所以他雖然口誦堯、舜語錄而干的是桀、紂的勾當,就這樣一步步走向滅亡。」
唐太宗說:「沉痛的教訓並不遙遠,我們應該把隋煬帝當作反面教材,經常要記住他們的教訓。」
唐太宗這段關於隋滅亡的話,十分精闢。自古以來,帝王們沒有一個願意國滅身亡的,即使是有名的隋煬帝。而敗亡的原因就在於行為和願望的相背離。國家的根本在 於民,民富則天下安,民順則天下興。身為君王,不以天下之憂而憂,不以天下之樂而樂,而是任其心性,煩擾百姓,還有不敗亡的道理嗎?
此外魏徵還對唐太宗說過:「君主掌握國家的重權,如果不想到居安思危,以節儉戒除貪婪,不能使德行聚累崇厚,不能用情理戰勝慾望,也就如同砍伐樹根而想使她茂盛,阻礙河流而想使它長遠一樣。」「民眾如水,可以載舟,也可以覆舟,這是應該謹慎的。腐朽的繩索套著奔馳的車輛,這種危險是可以忽視的嗎」?治國之道在於厚積德義。民眾如水,可以載舟覆舟。魏徵在這裡向唐太宗闡述了一個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
唐太宗是一個比較重視聽取臣下諫言的君主。而魏徵雖然貌不驚人,卻很有膽識謀略,善於在君主有誤時讓他回心轉意,有時冒犯龍顏,苦心直諫,在太宗大怒時,他還能以理服人,最後讓太宗心平氣和地接受。
貞觀六年,很多大臣要求皇帝到泰山搞封禪大典。太宗架不住群臣屢次三番的請求和動員,便心動了。正當他下令籌備封禪大典時,魏徵又站出來。明確表示反對,太宗於是和魏徵展開了一場針鋒相對的舌戰。
「朕的功績高不高」?
「高。」
「朕的品德厚不厚」?
「厚。」
「那華夏九州安定了嗎?周邊民族臣服了嗎?全國五穀豐收了嗎?」
「是的,這些都已經實現了。」
太宗有些憤怒了:「那你為什麼不同意封禪?」
魏徵向前一步,抬起頭來,也是滿臉的莊嚴和沉著,但他的聲音顯得激動而誠摯:「陛下準備東去泰山封禪典禮,規模浩大,聲勢動天,千乘萬騎,浩浩蕩蕩,一路上吃喝住行的供應招待,該要多大的花費、多大的開銷!而當今的河南、山東廣大地區,荒山野澤,人煙稀落,一片蕭條。如果一旦遇上水旱大災和政局動盪,我們將拿什麼去抵擋和救御?那時,保不準有人振臂一呼,天下人民又會揭竿而起,到這個地步時,陛下再後悔就來不及了。這些看法豈僅是臣之私見,的確是天下人民的心聲,是從沉痛的歷史教訓中總結出的真諦啊!」
這席話,如一股清涼的泉水,汩汩地流入帝王的心坎,唐太宗從這席話中醒悟過來,怒火漸漸消了。適逢河南、河北許多地方發生水災,唐太宗就取消了封禪的計劃。終其一生,他始終都沒有去過泰山。
學問淵博深厚、竭忠盡義、坦誠以對是魏徵進諫的明顯特徵。他經常據理有爭,不留情面,即使唐太宗怒不可遏,他也毫不畏懼。有一次,唐太宗被魏徵說得實在忍無可忍,退朝後,氣狠狠地說:「我早晚要殺了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后得知原因後,穿上朝服為之祝賀。她說:「妾聞主明臣直,今魏徵直,因陛下之明也。」唐太宗轉怒為喜,更加敬重魏徵。
貞觀十七年,魏徵64歲。 這是他生命中的最後一年。剛過了年,他就重病不起。他一生節儉,不謀私利,不置產業,自己的家甚至連個正規的客廳和臥室都沒有。在他彌留之際,唐太宗賜了一批白色的布和被縟,以尊重他一生節儉和對白色的喜愛。他還派遣郎中到魏徵家裡值班,隨時向他匯報魏徵的病況,還送了大量的御用藥品和食物給魏徵。在魏徵去世前,唐太宗去看他。看到魏徵氣息奄奄、骨瘦如柴的樣子,還鄭重地穿好了正規朝服等著皇帝的駕臨,唐太宗悲傷不已。他問:「先生有什麼要求?有哪些話要交代?魏徵拼盡全身力氣,一字一句地說:「嫠不恤緯,而憂宗周之亡。」人之將死,卻仍在憂慮社稷的安危,仍在操心國家的命運前途。聽著他的臨終遺言,唐太宗感動地垂淚哽咽,其餘的人也都失聲痛哭。
魏徵去世後,唐太宗情真意切地對大臣們說:「以銅為鏡,可以端正衣冠;以歷史為鏡可以知道興衰;以人為鏡可以看到自己的過失。現在魏徵去世了,朕於是失去了一面鏡子啊。」

0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