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1(一)正式上課,記得帶餐盤唷!放學時間:下午3點50分。
- 9/4(四)開始課後照顧!
- 服裝方面:星期二、五穿運動服;星期一、四穿制服
2008年8月29日 星期五
2008年8月27日 星期三
2008年8月24日 星期日
2008年8月20日 星期三
台南之旅
地點資料
##CONTINUE##
台南火車站
台南火車站為一棟二層樓之建築,空間型態可視為是由前(西)面之大廳棟、中間之候車棟及後(東)面之月台所組成。大廳之前有門廊,正面為供汽車旅客上下之入口,兩側為行人入口,今仍維持原貌。在構造方面,台南火車站是以鋼骨鋼筋混凝土為主。在裝修上力求簡樸實用。外牆腰牆為人造石,上部牆身為磁磚。室內地板候車室及大廳多為大理石,其餘為磁磚,牆面則以油漆為主,但拱形開口部之遏框多為磁磚。光復後幾經維修,許多材料均已更換,而室外則已全面油漆。台南市之鐵路地下化已在規劃進行中,將來台南火車站之何去何從更加引人關注。台南火車站日據時期稱為台南驛,最初之站房興建於一九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日明治三十三年)五月,為一洋風式樣之建築。此建築經過三十多年之使用,已經逐漸不敷使用而且老舊,不足以成為發展中之台南市之門面,因而改建之聲不斷,鐵道部當局也為此甚費苦心。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日昭和二年),縱貫鐵路台北竹南段與台南高雄段的雙線工程被認可後,懸宕已久台南站重建之事也獲得解決。
赤崁樓
荷據時期的荷蘭人在赤崁地方建了一座具有防衛功能的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到了明鄭時期鄭成功登台趕走荷蘭人,且進駐普羅民遮城,設置承天府於赤崁樓。後因鄭成功遷移至安平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被當成放置軍火庫使用,一直到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為止。清朝時民眾在普羅民遮城旁建築了一座大士殿,荷式城堡旁首次出現中國清式樓閣建築。到了1935年赤崁樓被指定為重要史蹟。光復後,幾經整修,民國71年被列為國家的一級古蹟。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是因為新美街一一六號的開基武廟稱為小關帝廟,就規模上對應而得名的。祀典武廟主祀武聖關公,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廣泛的神明。相傳祀典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詳細年代已不可考。史料上記載第一次重修為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西元一八九0年),由臺廈道王效宗主持,依舊址擴建,並於廟後加達禪房。在明鄭時期被稱為「大關帝廟」的祀典武廟,晉升為官方祀典廟宇。全盛時期武廟附近六條街的境廟組成「六和境」,民國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規劃整修。
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寧靖王別號一元子,所以這座府邸也稱為「一元子園亭」。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班師內渡時,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為收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加封天妃為天后,廟稱天后宮,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大天后宮,歷經了數次整建,在民國74年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迄今。大天后宮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
開基武廟
開基武廟主祀文衡大帝,亦即一般人所稱的關帝爺、關公、關聖帝君。臺灣民間有感於三國時代的關羽將軍,忠肝義膽,做人處事表現出仁、義、禮、智、信的英雄風範,尤其輔佐劉備絕無二心,憂樂與共、同心協力的精神,正是早期閩粵移民在臺灣開疆闢地、披荊斬棘,需要互相團結、共同奮鬥的寫照。所以,鄭成功將關公的信仰帶進臺灣,創建關帝廟,實在也是蘊含著啟發民族意識、激勵愛國精神,使其共同為西進的目標努力。演變至含,商家從事貿易、經營企業,最需講求「義」與「信」的精神,因此關公成為商業從祀專神。崇祀關公信仰的人很多,因此在稱呼上也百許多不同。佛教尊稱為護法伽藍;道教則奉為協天大帝、武安尊王或三界伏魔大帝;儒教奉為文衡帝君、山西夫子或關夫子。開基武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治的西定坊關帝港口附近。因規模體制比祀典武廟小,俗稱小關帝廟。因為信奉關帝爺的民眾很踴躍,每日來廟膜拜參祀、抽籤求神的絡繹不絕,所以將廟前街道稱做抽籤巷,就連當地的文武官員逢到每目的朔望日也曾蒞廟頂禮拜祀,可見關公信仰的普遍與份量了。開基武廟創建至含,迭經多次重修,所需經費幾乎都由舖紳商家籌措,直到民國六十五年,決議購買廟後土地另建新廟,而將舊廟留存,以做為歷史見證。如今,廟內尚保存著乾隆四十一年丙申(西元一七七六年)、嘉慶十一年丙寅(西元一八0六年)、光緒二年丙子(西元一八七六年)等匾額;嘉慶二十三年戊寅 (西元一八一八年)由優貢主黃本淵敬題的檻聯,和嘉慶二十三年、光緒二年重修開基武廟郊舖紳士捐金的碑記等許多文物,都是相當可貴的文化遺產。
台灣首廟天壇
臺南府城舊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誕辰,都要在天公埕,架設臨時的天公壇,受聖爐,供奉土地公神像,替代天公神位,露禱祭天。祭典結束後,天公壇隨即拆除,土地公歸廟,聖爐則寄存於埕東吳姓人家的前堂內。久而久之",竟然成為慣例。直到清咸豐四年甲寅(西元一八五四年)吳宅有意變賣,府城士民為求一勞永逸,勸募集貲價購吳宅,改建永久性建築。是年八月正式開工,經過六個月,終於完成了包括前殿及正殿的兩落式建築,為確定地界,前埕外並設照牆,這便是俗稱天公廟的天公壇,簡稱天壇。[光]天壇,俗稱天公壇、天公廟,主祀神格最高的玉皇上帝。原為明鄭時期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地方,稱為「天公埕」。清初,因政治顧慮未能建壇,一直到清咸豐4年(1854年)才建廟立壇,名「天公壇」,清光緒25年(1899年)重修,並改廟名為「天壇」,民國38年(1949年)重修一次,民國68年(1979年)將左廂武聖殿改建為兩層樓鋼筋混泥土構造,次年廟宇正身重修並抽換樑柱,民國72年(1983年)廟名改為「台灣首廟天壇」,民國73年(1984年)重修屋頂簷飾,由漆木構,乃成今貌。天壇有三多︰配祀神祇多、廟會多、香火多,可說是台南人的信仰中心,也是觀察民俗活動 最佳的地點。
原林百貨店
在現今忠義路與中正路交叉路口往西一帶,是日治時期繁華一時的「末廣町」,也是台南市第1條經過整體規劃的現代化商街。現今位於路口轉角處的「林百貨店」,更是那時候傲視全台的百貨公司。當時,日人為了美化台南市容,於西元1930年初進行統一規劃,西元1932年沿街便出現了劃整的店舖群。整條街商業之興盛,使本區有「銀座」之名。「林百貨店」在當時是台南最大的百貨公司,由於經營者姓林(日人)而得名。全棟共有6層樓,1至4樓做為賣場,4樓一部分和5樓是餐廳,6樓則是機械房和瞭望室,其中電梯的設置更是當時台南首創。二次大戰時,受到嚴重損壞。而當年最風光的「林百貨店」,則曾被作為製鹽總廠、空軍單位及警察派出所等用途。現在,則是被荒廢閒置著,往日風光已不復見。特色:「林百貨店」其建築外觀以黃褐色面磚鋪成,特別強調轉角立面,凸顯主入口的意像。最上層的女兒牆,做成階梯狀,牆線順序滑落連接兩翼商家,每層皆以雨庇與陽台構成水平線條橫貫,形成渾然一體的感覺。
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土地銀行台南分行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日本勸業銀行則為日據時期繼大阪中立銀行和日本銀行之後,在台營業之日本本土之銀行。「勸業」在日文中乃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勸業銀行在台營業,乃是為了促進台灣農、漁等事業之發展,有助於日本之殖民事業。一九0三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日明治三十六年),勸業銀行與台灣銀行簽訂條約,委託台灣銀行代理其業務,並於翌年二月開始營業,然而當時台灣之老百姓對於勸業資金之性質及其效用完全不知,更不了解辦理銀行借貸之手續。為此,台灣銀行不斷的透過各種管道向百姓說明貸款之性質並鼓勵大家多加利用,但開業第一年始終乏人問津。一九0四年(清光緒三十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台灣的產業有了較好的發展,尤其在土地開發、造林以及埤圳水利事業方面需要有長期低利之資金,因而勸業銀行之貸款逐漸受到重視。一九0五年(清光緒三十一年,日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勸業銀行之第一個貸款貸給了南投廳之公共埤圳,而從此業務逐漸增加,由台灣銀行所代理業務之型態漸感不便,於是乃於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日大正十一年)十一月於台北設置支店(分行),翌年一月開始營業。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昭和三年)八月於台南設置支店(分行),同年十月開始營業。 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初成立之時,設於台南火車站前,光復後改為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年拆除興建大樓,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日昭和十二年)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於白金町(今忠義路)與末廣町(今中正路)新建行舍,由勸業銀行建築課設計,可以說是興建於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日大正二十二年)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姊妹作。 光復後改為土地銀行,沿用至今。[光]台灣土地銀行的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日治初期,勸業銀行委託台灣銀行在台營業,待政局轉穩,台灣產業有長足進步,勸業銀行於西元1923年先在台北設立分行,1928年再於台南設立分行。日治時期,勸業銀行提供了台灣產業大量資金以利土地開發、農田水利等事業。並藉此利用信用放貸,操控台灣農、漁業發展,以達成日本政府「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政策。
臺南孔子廟是全省唯一立有泮宮坊的文廟﹐但坊與廟之間已被南門路劃開,改由額題「全臺首學」的大成坊出入。明永曆十九年,當時鄭經接納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在東寧天興州寧南坊鬼仔埔(即孔子廟現址),興建「先師聖廟」,旁置明倫堂,永曆二十年建築完成。清康熙年間,整修廟堂改名為「先師廟」,置台灣府學,懸康熙御書「萬世師表」聖匾於正殿中。到了清乾隆時,孔廟又漸傾圮,於是加以重建整修。日治後,廟舍一再被移作其他用途,直到1917年才進行全面整修。民國六十八年文昌閣傾斜無法再修,台南市政府遂以重建,於民國72年被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2號公車
原德商東興洋行
洋行是鴉片戰爭以前,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也是近代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 清咸豐8年(1858年)中英、中法簽訂天津條約,清廷除開放大陸沿海的通商口岸外,在臺灣也開安平、淡水兩口岸。
原英商德記洋行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 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以後,日政府將鴉片、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洋行貿易量銳減,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影響船舶載卸,紛紛關閉,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 宣統3年 (1911年)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臺灣光復以後,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民國68年,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英商德記洋行,長二十英丈,寬十二英丈,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此外,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
海山館
簡介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八八三年),明鄭降清,臺灣到歸劃清朝版圖。翌年甲子設臺灣府,下轄三縣。當時清朝為鞏固臺灣,在佈防上,派台灣鎮駐府城,台灣水師協駐安平,統轄中、左、右三營,並分別防衛各洲口。由於台灣府仍屬於福建管轄,所以各營官兵都由福建派駐的班兵,輪流戍守。安平水師班兵便是由福建水師提標及所轄各鎮、協、營等單位的兵士抽調而來。因此來自同鄉的不同班兵,便以部隊為單位,在安平建造廟館,做為供奉家鄉神祇及聯絡聚會的場所。當時這些班兵所建的廟館共有五座:「提標館」、「烽火館」、「閩安館」、「金門館」、「海山館」;合稱為「安平五館」海山館便是由福建海壇鎮標班兵建造的廟館,簡稱海壇館。又因海壇鎮的駐防地,有一座山叫海山,班兵建館後,基於思鄉情節,便以海山為名,而稱「海山館」海山館主祀聖母媽祖,配祀五帝爺及五福爺,對於輪調班兵的軍心具有穩定的作用。光緒二十一年乙未(西元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日本後,安平五館因為失去原本的功能而逐漸荒廢頹圮。臺灣光復以後,海山館舊址改建民宅,屬於張長庚所有,而原來供奉的媽祖神像移至文朱殿,廟前一對蝙蝠石柱也移到妙壽宮,成為前殿的龍柱。直到民國六十四年乙卯,臺南市政府為了慶祝「臺南觀光年」,特別議購這一座民宅,加以保存,並規劃為「安平鄉土館」,展示安平地區鄉土史料,以供國人追本溯源。確實興建年代已不可考,約在清康熙23年(1684年)後。亦稱「海壇館」,為福建海壇鎮標班兵所建,班兵以原駐地「海山」為名,用來恭奉家鄉神祉及聯絡聚會之用。海山館之格局與式樣,基本上相當接近一棟中型之宅第,建築主入口於東,設有圍牆,其上有門牆二座,一是劍獅,另一是文字紋飾,拜亭及正廳均與民宅無異,但裝飾較多,木雕及窗櫺均有可觀之處,裝飾以藍色為主調。正廳之山牆圓形渾厚,並有優美之裝飾,亦為此館特色之一。正廳南側尚有廂房,但裝飾平實樸素。除了建築之外,海山館內尚存有安平特有的刀劍屏及裝要的
延平街古井
清咸豐年間(約1851?~1861年)開鑿,根據歷史記載, 延平街古井「水源豐沛、井水甘甜,為附近居民飲用水源。」,由於水源豐沛且水質甘美,為附近居民的主要飲用水源。日據時期,井旁居民以井水孵豆芽,因而有「豆菜芽仔井」之稱。
安平古堡
荷據時期荷蘭人在安平建立一座城呰,隔年,在原來的舊址上興建城堡,命為奧倫治城,到了明天啟七年更名為熱蘭遮城,其後不但修建,增加規模,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荷對外貿易的總樞紐。明永曆16年,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改台灣為平安鎮,赤崁為承天府,熱蘭遮城為鄭氏居所,從此開始台灣城名出現。清康熙年間,台灣納入版圖,政治中心移至府城內,台灣城逐漸喪失軍事價值。沈葆楨建造億載金城亦曾破台灣城壁以其磚興建。日治時期,內城荷式建築全毀,幾經屢次修建成為今日的紀念館,光復後改名為安平古堡。目前僅存的斷垣殘壁,訴說著300餘年的歷史滄桑。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安平何傳祖厝是安平延平街(台灣第一街)上極為特殊的一棟古厝,其原為永豐餘創辦人何傳家族的祖厝,建於日大正年間,距今已有八十多年之歷史。安平何傳祖厝建於一九二O年代;民國六十年代,畫家席德進曾居住於此作畫,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延平街面臨拆除,此屋曾為保存論戰之重要據點,並且以「台灣屋」重新命名,成為藝文空間。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與何家協議,將其改為「安平文化資產館」,作為展示安平文化資產之重要窗口。安平何傳祖厝為街屋型制之住宅,面寬狹小,建築樓高二樓,中間以小而陡之樓梯相連,極為特殊。立面為三開間,屋簷以山牆為頂,置有類似勳章之裝飾,牆面以米黃色之洗石子為建材,窗戶分隔與階狀山牆均帶有一九二O年代藝術裝飾風格之特質。 整棟古厝從街道往內退縮,形成一小庭院,在整條街道上獨樹一格。
##CONTINUE##
台南火車站
台南火車站為一棟二層樓之建築,空間型態可視為是由前(西)面之大廳棟、中間之候車棟及後(東)面之月台所組成。大廳之前有門廊,正面為供汽車旅客上下之入口,兩側為行人入口,今仍維持原貌。在構造方面,台南火車站是以鋼骨鋼筋混凝土為主。在裝修上力求簡樸實用。外牆腰牆為人造石,上部牆身為磁磚。室內地板候車室及大廳多為大理石,其餘為磁磚,牆面則以油漆為主,但拱形開口部之遏框多為磁磚。光復後幾經維修,許多材料均已更換,而室外則已全面油漆。台南市之鐵路地下化已在規劃進行中,將來台南火車站之何去何從更加引人關注。台南火車站日據時期稱為台南驛,最初之站房興建於一九00年(清光緒二十六年,日明治三十三年)五月,為一洋風式樣之建築。此建築經過三十多年之使用,已經逐漸不敷使用而且老舊,不足以成為發展中之台南市之門面,因而改建之聲不斷,鐵道部當局也為此甚費苦心。一九二七年(民國十六年,日昭和二年),縱貫鐵路台北竹南段與台南高雄段的雙線工程被認可後,懸宕已久台南站重建之事也獲得解決。
赤崁樓
荷據時期的荷蘭人在赤崁地方建了一座具有防衛功能的普羅民遮城(赤崁樓)。到了明鄭時期鄭成功登台趕走荷蘭人,且進駐普羅民遮城,設置承天府於赤崁樓。後因鄭成功遷移至安平熱蘭遮城,普羅民遮城被當成放置軍火庫使用,一直到清朝將台灣納入版圖為止。清朝時民眾在普羅民遮城旁建築了一座大士殿,荷式城堡旁首次出現中國清式樓閣建築。到了1935年赤崁樓被指定為重要史蹟。光復後,幾經整修,民國71年被列為國家的一級古蹟。早期的漢人稱荷蘭人為紅毛,所以也把這座城樓叫做紅毛樓。
祀典武廟
祀典武廟,俗稱大關帝廟,是因為新美街一一六號的開基武廟稱為小關帝廟,就規模上對應而得名的。祀典武廟主祀武聖關公,是臺灣民間信仰最為廣泛的神明。相傳祀典武廟建於明永曆年間,詳細年代已不可考。史料上記載第一次重修為清康熙二十九年庚午(西元一八九0年),由臺廈道王效宗主持,依舊址擴建,並於廟後加達禪房。在明鄭時期被稱為「大關帝廟」的祀典武廟,晉升為官方祀典廟宇。全盛時期武廟附近六條街的境廟組成「六和境」,民國72年被列為一級古蹟,開始規劃整修。
大天后宮
大天后宮又稱臺南大媽祖廟,原為明寧靖王朱術桂的府邸。寧靖王別號一元子,所以這座府邸也稱為「一元子園亭」。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六八三年)水師提督施琅班師內渡時,鑑於臺灣人民對於媽祖信仰虔誠,為收民心,乃奏請清廷將寧靖王府邸改建為媽祖廟,加封天妃為天后,廟稱天后宮,為臺灣最早的官建祀典媽祖廟。大天后宮,歷經了數次整建,在民國74年以其歷史與文化地位被列為台閩地區第一級古蹟迄今。大天后宮是台灣第一座官建媽祖廟,也是唯一列入官方春秋祭典的媽祖廟。
開基武廟
開基武廟主祀文衡大帝,亦即一般人所稱的關帝爺、關公、關聖帝君。臺灣民間有感於三國時代的關羽將軍,忠肝義膽,做人處事表現出仁、義、禮、智、信的英雄風範,尤其輔佐劉備絕無二心,憂樂與共、同心協力的精神,正是早期閩粵移民在臺灣開疆闢地、披荊斬棘,需要互相團結、共同奮鬥的寫照。所以,鄭成功將關公的信仰帶進臺灣,創建關帝廟,實在也是蘊含著啟發民族意識、激勵愛國精神,使其共同為西進的目標努力。演變至含,商家從事貿易、經營企業,最需講求「義」與「信」的精神,因此關公成為商業從祀專神。崇祀關公信仰的人很多,因此在稱呼上也百許多不同。佛教尊稱為護法伽藍;道教則奉為協天大帝、武安尊王或三界伏魔大帝;儒教奉為文衡帝君、山西夫子或關夫子。開基武廟創建於明永曆年間,位於當時府治的西定坊關帝港口附近。因規模體制比祀典武廟小,俗稱小關帝廟。因為信奉關帝爺的民眾很踴躍,每日來廟膜拜參祀、抽籤求神的絡繹不絕,所以將廟前街道稱做抽籤巷,就連當地的文武官員逢到每目的朔望日也曾蒞廟頂禮拜祀,可見關公信仰的普遍與份量了。開基武廟創建至含,迭經多次重修,所需經費幾乎都由舖紳商家籌措,直到民國六十五年,決議購買廟後土地另建新廟,而將舊廟留存,以做為歷史見證。如今,廟內尚保存著乾隆四十一年丙申(西元一七七六年)、嘉慶十一年丙寅(西元一八0六年)、光緒二年丙子(西元一八七六年)等匾額;嘉慶二十三年戊寅 (西元一八一八年)由優貢主黃本淵敬題的檻聯,和嘉慶二十三年、光緒二年重修開基武廟郊舖紳士捐金的碑記等許多文物,都是相當可貴的文化遺產。
台灣首廟天壇
臺南府城舊俗每逢農曆正月初九日,玉皇大帝誕辰,都要在天公埕,架設臨時的天公壇,受聖爐,供奉土地公神像,替代天公神位,露禱祭天。祭典結束後,天公壇隨即拆除,土地公歸廟,聖爐則寄存於埕東吳姓人家的前堂內。久而久之",竟然成為慣例。直到清咸豐四年甲寅(西元一八五四年)吳宅有意變賣,府城士民為求一勞永逸,勸募集貲價購吳宅,改建永久性建築。是年八月正式開工,經過六個月,終於完成了包括前殿及正殿的兩落式建築,為確定地界,前埕外並設照牆,這便是俗稱天公廟的天公壇,簡稱天壇。[光]天壇,俗稱天公壇、天公廟,主祀神格最高的玉皇上帝。原為明鄭時期奉明正朔、築台祭告上天的地方,稱為「天公埕」。清初,因政治顧慮未能建壇,一直到清咸豐4年(1854年)才建廟立壇,名「天公壇」,清光緒25年(1899年)重修,並改廟名為「天壇」,民國38年(1949年)重修一次,民國68年(1979年)將左廂武聖殿改建為兩層樓鋼筋混泥土構造,次年廟宇正身重修並抽換樑柱,民國72年(1983年)廟名改為「台灣首廟天壇」,民國73年(1984年)重修屋頂簷飾,由漆木構,乃成今貌。天壇有三多︰配祀神祇多、廟會多、香火多,可說是台南人的信仰中心,也是觀察民俗活動 最佳的地點。
原林百貨店
在現今忠義路與中正路交叉路口往西一帶,是日治時期繁華一時的「末廣町」,也是台南市第1條經過整體規劃的現代化商街。現今位於路口轉角處的「林百貨店」,更是那時候傲視全台的百貨公司。當時,日人為了美化台南市容,於西元1930年初進行統一規劃,西元1932年沿街便出現了劃整的店舖群。整條街商業之興盛,使本區有「銀座」之名。「林百貨店」在當時是台南最大的百貨公司,由於經營者姓林(日人)而得名。全棟共有6層樓,1至4樓做為賣場,4樓一部分和5樓是餐廳,6樓則是機械房和瞭望室,其中電梯的設置更是當時台南首創。二次大戰時,受到嚴重損壞。而當年最風光的「林百貨店」,則曾被作為製鹽總廠、空軍單位及警察派出所等用途。現在,則是被荒廢閒置著,往日風光已不復見。特色:「林百貨店」其建築外觀以黃褐色面磚鋪成,特別強調轉角立面,凸顯主入口的意像。最上層的女兒牆,做成階梯狀,牆線順序滑落連接兩翼商家,每層皆以雨庇與陽台構成水平線條橫貫,形成渾然一體的感覺。
原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
土地銀行台南分行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日本勸業銀行則為日據時期繼大阪中立銀行和日本銀行之後,在台營業之日本本土之銀行。「勸業」在日文中乃是提倡實業,獎勵產業。勸業銀行在台營業,乃是為了促進台灣農、漁等事業之發展,有助於日本之殖民事業。一九0三年(清光緒二十九年,日明治三十六年),勸業銀行與台灣銀行簽訂條約,委託台灣銀行代理其業務,並於翌年二月開始營業,然而當時台灣之老百姓對於勸業資金之性質及其效用完全不知,更不了解辦理銀行借貸之手續。為此,台灣銀行不斷的透過各種管道向百姓說明貸款之性質並鼓勵大家多加利用,但開業第一年始終乏人問津。一九0四年(清光緒三十年,日明治三十七年),台灣的產業有了較好的發展,尤其在土地開發、造林以及埤圳水利事業方面需要有長期低利之資金,因而勸業銀行之貸款逐漸受到重視。一九0五年(清光緒三十一年,日明治三十八年)一月,勸業銀行之第一個貸款貸給了南投廳之公共埤圳,而從此業務逐漸增加,由台灣銀行所代理業務之型態漸感不便,於是乃於一九二二年(民國十一年,日大正十一年)十一月於台北設置支店(分行),翌年一月開始營業。一九二八年(民國十七年,昭和三年)八月於台南設置支店(分行),同年十月開始營業。 勸業銀行台南支店初成立之時,設於台南火車站前,光復後改為中華日報,民國七十年拆除興建大樓,一九三七年(民國二十六年,日昭和十二年)勸業銀行台南支店於白金町(今忠義路)與末廣町(今中正路)新建行舍,由勸業銀行建築課設計,可以說是興建於一九三三年(民國二十二年,日大正二十二年)勸業銀行台北支店的姊妹作。 光復後改為土地銀行,沿用至今。[光]台灣土地銀行的前身為日本勸業銀行,日治初期,勸業銀行委託台灣銀行在台營業,待政局轉穩,台灣產業有長足進步,勸業銀行於西元1923年先在台北設立分行,1928年再於台南設立分行。日治時期,勸業銀行提供了台灣產業大量資金以利土地開發、農田水利等事業。並藉此利用信用放貸,操控台灣農、漁業發展,以達成日本政府「工業日本,農業台灣」的殖民政策。
臺南孔子廟是全省唯一立有泮宮坊的文廟﹐但坊與廟之間已被南門路劃開,改由額題「全臺首學」的大成坊出入。明永曆十九年,當時鄭經接納諮議參軍陳永華的建議,在東寧天興州寧南坊鬼仔埔(即孔子廟現址),興建「先師聖廟」,旁置明倫堂,永曆二十年建築完成。清康熙年間,整修廟堂改名為「先師廟」,置台灣府學,懸康熙御書「萬世師表」聖匾於正殿中。到了清乾隆時,孔廟又漸傾圮,於是加以重建整修。日治後,廟舍一再被移作其他用途,直到1917年才進行全面整修。民國六十八年文昌閣傾斜無法再修,台南市政府遂以重建,於民國72年被指定為國家第一級古蹟。
2號公車
原德商東興洋行
洋行是鴉片戰爭以前,清廷特許在廣州經營對外貿易的行號,也是近代外國商人在中國設立的企業機構。 清咸豐8年(1858年)中英、中法簽訂天津條約,清廷除開放大陸沿海的通商口岸外,在臺灣也開安平、淡水兩口岸。
原英商德記洋行
原英商德記洋行創建於清同治6年(1867年),位於當時安平的海頭社,大多從事鴉片、樟腦、砂糖等大宗貨物交易。 光緒21年(1895年)臺灣割讓日本以後,日政府將鴉片、樟腦大宗貨物交易權收回專賣,洋行貿易量銳減,加上安平港日漸淤塞,影響船舶載卸,紛紛關閉,唯德記洋行仍繼續營業。 宣統3年 (1911年)在安平的洋行都關閉後,日人將它改為鹽業會社,臺灣光復以後,再改為臺南鹽場辦公廳舍,民國68年,市政府將德記洋行收回並整修,做為臺灣開拓史料蠟像館。 英商德記洋行,長二十英丈,寬十二英丈,與先後建立的怡記、和記、東興、唻記,合稱安平五大洋行。洋行建築因為多數採用西方建築,所以視覺上有別於傳統的閩南風格建築。此外,它們也是台灣與西方貿易的歷史證物。
海山館
簡介清康熙二十二年癸亥(西元一八八三年),明鄭降清,臺灣到歸劃清朝版圖。翌年甲子設臺灣府,下轄三縣。當時清朝為鞏固臺灣,在佈防上,派台灣鎮駐府城,台灣水師協駐安平,統轄中、左、右三營,並分別防衛各洲口。由於台灣府仍屬於福建管轄,所以各營官兵都由福建派駐的班兵,輪流戍守。安平水師班兵便是由福建水師提標及所轄各鎮、協、營等單位的兵士抽調而來。因此來自同鄉的不同班兵,便以部隊為單位,在安平建造廟館,做為供奉家鄉神祇及聯絡聚會的場所。當時這些班兵所建的廟館共有五座:「提標館」、「烽火館」、「閩安館」、「金門館」、「海山館」;合稱為「安平五館」海山館便是由福建海壇鎮標班兵建造的廟館,簡稱海壇館。又因海壇鎮的駐防地,有一座山叫海山,班兵建館後,基於思鄉情節,便以海山為名,而稱「海山館」海山館主祀聖母媽祖,配祀五帝爺及五福爺,對於輪調班兵的軍心具有穩定的作用。光緒二十一年乙未(西元一八九五年)。臺灣割讓日本後,安平五館因為失去原本的功能而逐漸荒廢頹圮。臺灣光復以後,海山館舊址改建民宅,屬於張長庚所有,而原來供奉的媽祖神像移至文朱殿,廟前一對蝙蝠石柱也移到妙壽宮,成為前殿的龍柱。直到民國六十四年乙卯,臺南市政府為了慶祝「臺南觀光年」,特別議購這一座民宅,加以保存,並規劃為「安平鄉土館」,展示安平地區鄉土史料,以供國人追本溯源。確實興建年代已不可考,約在清康熙23年(1684年)後。亦稱「海壇館」,為福建海壇鎮標班兵所建,班兵以原駐地「海山」為名,用來恭奉家鄉神祉及聯絡聚會之用。海山館之格局與式樣,基本上相當接近一棟中型之宅第,建築主入口於東,設有圍牆,其上有門牆二座,一是劍獅,另一是文字紋飾,拜亭及正廳均與民宅無異,但裝飾較多,木雕及窗櫺均有可觀之處,裝飾以藍色為主調。正廳之山牆圓形渾厚,並有優美之裝飾,亦為此館特色之一。正廳南側尚有廂房,但裝飾平實樸素。除了建築之外,海山館內尚存有安平特有的刀劍屏及裝要的
延平街古井
清咸豐年間(約1851?~1861年)開鑿,根據歷史記載, 延平街古井「水源豐沛、井水甘甜,為附近居民飲用水源。」,由於水源豐沛且水質甘美,為附近居民的主要飲用水源。日據時期,井旁居民以井水孵豆芽,因而有「豆菜芽仔井」之稱。
安平古堡
荷據時期荷蘭人在安平建立一座城呰,隔年,在原來的舊址上興建城堡,命為奧倫治城,到了明天啟七年更名為熱蘭遮城,其後不但修建,增加規模,當時這座城堡是荷蘭人統治台灣荷對外貿易的總樞紐。明永曆16年,鄭成功驅走荷蘭人改台灣為平安鎮,赤崁為承天府,熱蘭遮城為鄭氏居所,從此開始台灣城名出現。清康熙年間,台灣納入版圖,政治中心移至府城內,台灣城逐漸喪失軍事價值。沈葆楨建造億載金城亦曾破台灣城壁以其磚興建。日治時期,內城荷式建築全毀,幾經屢次修建成為今日的紀念館,光復後改名為安平古堡。目前僅存的斷垣殘壁,訴說著300餘年的歷史滄桑。
安平市仔街何旺厝
安平何傳祖厝是安平延平街(台灣第一街)上極為特殊的一棟古厝,其原為永豐餘創辦人何傳家族的祖厝,建於日大正年間,距今已有八十多年之歷史。安平何傳祖厝建於一九二O年代;民國六十年代,畫家席德進曾居住於此作畫,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延平街面臨拆除,此屋曾為保存論戰之重要據點,並且以「台灣屋」重新命名,成為藝文空間。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台南市文化資產保護協會與何家協議,將其改為「安平文化資產館」,作為展示安平文化資產之重要窗口。安平何傳祖厝為街屋型制之住宅,面寬狹小,建築樓高二樓,中間以小而陡之樓梯相連,極為特殊。立面為三開間,屋簷以山牆為頂,置有類似勳章之裝飾,牆面以米黃色之洗石子為建材,窗戶分隔與階狀山牆均帶有一九二O年代藝術裝飾風格之特質。 整棟古厝從街道往內退縮,形成一小庭院,在整條街道上獨樹一格。
標籤:
ξ-班級事務-ξ
訂閱:
文章 (Atom)